提效率,“暢”起來。繼續推進實施集裝箱進出口環節對標提升工程,啟用查驗錄證系統,加大H986大型查驗設備和移動單兵應用,增加運輸查驗集裝箱的車輛至16臺。在通關、查驗、物控等業務現場設立“陸海新通道專窗”和“專用查驗平臺”,推行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對進口水果等時效要求高的貨物提供7×24時預約通關服務,實現隨到隨查快速放行。上半年,欽州保稅港區進口整體通關時間為20.55小時,出口整體通關時間為0.36小時,分別比2018年12月壓縮79.57%、93.51%。
智能化,更“便”捷。協助自治區商務廳推進廣西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智慧灣項目建設,解決報關程序繁瑣、艙單錄入效率低以及引航、查驗、理貨、提貨等環節紙質單證多等問題。加快集裝箱碼頭卡口智能化建設,推動碼頭卡口與主卡口、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卡口與港口卡口的智能聯動。6月22日,廣西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智慧灣建設項目建設的艙單協同、理貨協同、查驗協同等9大系統通過專家組驗收。據統計,原海港進出口通關存在36個人工環節和41份紙質單證,“智慧灣”項目系統上線后,共減去28個人工環節、33份紙質單證,平均減少各環節口岸作業時間21.5小時,減少后續作業時間12小時。
降收費,價更“廉”。規范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公示及服務價格明碼標價行為,對標寧波等國內一流港口,抓好上半年口岸收費、服務紅黑榜評定和通報工作。加快建設港航物流信息平臺,積極協調有關部門開放港航物流信息平臺所需數據,促進口岸提效降費可視化、透明化。如北部灣港欽州碼頭有限公司全力配合開展降費工作,40尺冷藏箱制冷費由去年的230元/天降為200元/天,下調幅度達13%。各報關行、貨代、船代企業也不同程度降低進出口環節代理收費標準。據測算,與去年對比,每個標準進口集裝箱通關費用平均下降1000多元。(盧慶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