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時節,走進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內,高端產業集聚區、產城融合示范區、科教和人才資源富集區、國際合作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等一座座現代化基礎設施平地而起;與之隔海相望,在馬來西亞的東海岸,它的姊妹園馬中關丹產業園區同樣是熱火朝天,港口、碼頭、工廠、服務區加快興建。
這一中馬兩國共同開創的“兩國雙園”國際產能合作平臺正順利推進,帶動兩國及東盟產業集群式發展,成為廣西自貿試驗區建設的一大亮點。
深化合作模式,服務企業入園
在東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的背景下,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突出中國—東盟開放合作先行先試,不斷強化中馬“兩國雙園”合作,專門設立了聯合理事會秘書處(對外合作交流局),深化“兩國雙園”日常聯絡和互動發展,支持燕窩、榴蓮、棕櫚油等馬來西亞優勢產品貿易。目前已有12家中外燕窩企業入駐燕窩加工貿易基地,基地年加工燕窩能力可達500噸、產值100億元人民幣。
深圳杰瑞氏實業有限公司總裁傅冰影表示,公司去年將總部從深圳搬至欽州,就是看好欽州港片區的區位優勢和發展潛力:“在這里可以(把)整個產業鏈全部打通,接下來,我們的成品加工工廠也會慢慢搬過來。下一步我們會加投一個超級工廠,從早餐中餐晚餐,到女生護膚品系列,產品更多樣?!?/p>
與此同時,欽州港片區還投資15.6億元人民幣,建設馬來西亞中小企業集聚區,為馬來西亞企業入駐提供產業服務平臺。目前,中馬兩園建設開發面積合計34平方公里,總計投入超24億美元。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已逐步形成以棕櫚油、燕窩、清真食品、生物醫藥、高新電子、新能源等為主的產業集聚;馬中關丹產業園區形成以鋼鐵、輪胎、玻璃、鋁型材等為主的產業集群,國際產能合作平臺加快形成。
創新金融改革,強化資金支持
今年8月,欽州港片區創新開展中馬“兩國雙園”點對點金融改革并獲得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復,此舉將推動在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馬中關丹產業園區試點開展一定額度內資本項下本外幣可兌換業務,實現兩園之間資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兌換,為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和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提供可復制推廣的經驗。
作為中馬“兩國雙園”點對點金融創新的首批試點銀行,建行廣西區分行已實現了人民幣NRA賬戶離岸劃轉業務、跨境人民幣同業融資業務、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業務、境內信貸資產跨境轉讓等4項總金額14億元金融創新的落地,是廣西區內落地金融創新試點業務最早、項目最多、金額最大的商業銀行。
此外,建行廣西區分行作為聯合牽頭行、代理行籌組廣西首個跨境直貸國際銀團——馬來西亞關丹鋼鐵9.86億美元國際銀團項目貸款并承貸3億美元;為“中馬雙園”配套港口馬來西亞關丹港提供跨境并購融資4.5億元。
整合平臺優勢,釋放發展潛能
得益于中國與東盟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以及廣西自貿試驗區政策紅利不斷釋放,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欽州保稅港區、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等3個國家級開放平臺進一步優化整合,當前欽州港片區正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
欽州港片區設立一年多來,新簽約落戶項目70多個,投資總額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新增企業4800多家,注冊資金累計800多億元,新增個體工商戶超過16萬戶。(盧慶毅)
下篇:高樸出席全市黨校工作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