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扶貧路
鄧智勇是浦北縣手工聯社主任,兼任浦北縣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曾擔任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分管扶貧工作副鎮長,2019年榮獲自治區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貢獻獎。
浦北縣是自治區認定的扶貧開發任務較重的非貧困縣之一。在眾多像鄧智勇一樣的優秀黨員干部、扶貧工作隊員的努力下,全縣78個貧困村如期摘帽,9892戶42150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戶年人均收入由2015年不足3000元增加到2020年底的14308元。在自治區扶貧成效“四合一”年終考核中,浦北縣連續三年(2017年、2018年、2019年)獲得自治區一類非貧困縣扶貧成效“綜合評價好”等次。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后,鄧智勇當天便馬不停蹄地趕回浦北,因為次日上午,他還有參加縣里的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指標及評分標準細則研討會。扶貧工作告一段落,緊接著的是鄉村振興戰略,鄧智勇絲毫不敢松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要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鄧智勇深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要完善各項工作,要有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才能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
殷殷為民赤子心
鄧智勇的扶貧故事要從2015年說起。
那年他放下教鞭,先是擔任北通鎮社根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此后又分別擔任北通鎮、張黃鎮分管扶貧工作的副鎮長。由貧困村第一書記到鄉鎮扶貧分管領導,再到縣脫貧攻堅指揮部主抓全縣脫貧攻堅工作,他始終發揮黨員先鋒帶頭作用,戰斗在脫貧攻堅一線。
在5年多的時間里,他與同事們用腳步丈量全縣17個鎮(街道)273個村(社區),對各村的情況了如指掌、熟記于心。他勇于創新,大膽提出“消除空殼村、減少薄弱村、壯大一般村、打造示范村”的工作思路,推動浦北縣在全區率先清理不合法、不公平、不規范“三不合同”,為貧困村集體經濟直接創收56萬多元;在全區率先探索建立“防貧?!睓C制和實施“普職融通班”,通過“選修+必修”“基礎知識+職業技能”個性化教育服務。
為了“吃透”扶貧政策,更好地開展工作,鄧智勇幾乎隨時隨地都在學習、熟記,哪怕是深夜,也經常在辦公室批閱文件,潛心鉆研政策。他還精心制作了一批培訓課件,用通俗易懂的方法為扶貧干部理順、解讀脫貧攻堅各項政策,為全縣1.35萬名幫扶干部進行了培訓、測試,同時多次受邀到南寧、玉林等地精講扶貧業務知識,成為遠近聞名的扶貧“百事通”。
舍小家顧全大家
常年奮戰在扶貧一線,鄧智勇覺得最愧疚的還是沒能照顧好妻兒。在兒子住院、妻子動手術需要照顧與組織安排他赴縣外參加全區脫貧攻堅縣交叉核查的“雙難選擇”前,他多次進行激烈的思想斗爭后毅然接受外出核查的任務,并勇挑核查組副組長、聯絡員的重擔,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扶貧干部的擔當。
“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在組織需要的時候,理所當然要挺在前頭,只是苦了在家的妻子和孩子?!彼寡阅嵌螘r間最怕晚上接到妻子的電話,家庭的呼喚讓人于心不忍,可組織的需要卻是義不容辭。
在工作中,鄧智勇堅持脫貧攻堅、鄉村風貌提升雙向發力,積極探索建立“以政治為引領、自治增活力、法治為保障、德治揚正氣、智治為支撐”的“五治融合”模式,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他提出以全國首批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縣、第四批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等工作為抓手,堅持尊重基層的首創實踐,著力激活農村資源要素,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取得成效。
目前,浦北縣已建成扶貧車間80個,建成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園、點)318個(其中自治區級示范區3個、縣級示范區9個、鄉級示范園34個、村級示范點272個);全面推進了1852個基本整治型村莊、132個設施完善型村莊、26個精品示范型村莊建設,創造了鄉村風貌建設“浦北樣板”。
“好頭不如好尾,連勝才是全勝?!编囍怯聲r刻警醒自已。在連續三年獲得自治區一類非貧困縣扶貧成效“綜合評價好”等次基礎上,為全力做好最后沖刺階段工作,浦北縣又創新推出了“雙百工程”深化危改、“四個不摘”穩固脫貧等系列機制,全面鞏固和提升了脫貧攻堅成效。(記者 趙冠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