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機關: | 欽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2年3月14日 |
---|---|---|---|
標 題: | 欽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欽州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施方案的通知 | ||
發文字號: | 欽政辦〔2022〕7號 | 發布日期: | 2022年04月07日 |
欽州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施方案
為全面推進欽州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各項工作,實現我市2023年達到國家森林城市考評指標并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目標,根據《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GB/T 37342-2019),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秉承“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宗旨,充分發揮我市山、水、林、田、海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優勢,著力構建完善的森林城市生態體系、穩定的森林城市服務體系、發達的森林城市產業體系、繁榮的森林城市文化體系、健全的森林城市支撐保障體系。圍繞實施“建大港、壯產業、造濱城、美鄉村”四輪驅動戰略,以平陸運河建設為契機,加快沿途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河道兩岸綠化美化、運河兩岸文旅景觀提升;以鄉村振興為引領,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綠美鄉村;以大地植綠、城區增綠、動手添綠為重點,改善城鄉生態環境、增進居民生態福利,努力把欽州建設成為具有區域特色、生態宜居的國家森林城市。
二、創建原則
(一)政府主導,部門配合。按照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
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各級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確保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有序有效進行。
(二)廣泛動員,全民共建。利用各種宣傳和組織手段,發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使全社會自覺參與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活動。
(三)科學規劃,重點布局。按照《廣西欽州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20-2030年)》,突出特色、注重實效,以實施人居環境綠化、森林生態屏障、繁榮生態文化為重點,強化身邊增綠,改善生態,優化人居環境。
(四)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各縣區、市各有關單位要制定本地本單位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實行目標管理責任機制,確保完成各項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指標任務。
(五)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城鎮綠化、通道綠化、鄉村綠化以鄉土樹種和喬木樹種為主,綠化、果化、彩化相結合,促進興林富民。
三、工作目標
按照《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GB/T 37342-2019),通過組織實施系列城鄉綠化工程,組織開展系列森林生態文化宣傳和科普教育活動,2023年達到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要求,并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森林城市考評驗收。
(一)森林網絡。
1. 林木覆蓋率:林木覆蓋率達35%以上。
2. 城區綠化覆蓋率: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0%以上。
3. 城區樹冠覆蓋率:城區樹冠覆蓋率達25%以上,下轄的縣城區樹冠覆蓋率達20%以上。
4. 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平方米以上。
5. 城區林蔭道路率:城區主干路、次干路林蔭道路率達60%以上。
6. 城區地面停車場綠化:城區新建地面停車場的喬木樹冠覆蓋率達30%以上。
7. 鄉村綠化:鄉鎮道路綠化率達70%以上,村莊林木綠化率達30%以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基本綠化美化。
8. 道路綠化:鐵路、縣級以上公路等道路綠化與周邊自然、人文景觀相協調,適宜綠化的道路綠化率達80%以上。
9. 水岸綠化:注重江、河、湖、庫等水體沿岸生態保護和修復,水體岸線自然化率達80%以上,適宜的水岸綠化率達80%以上。
10. 農田林網:按照《生態公益林建設技術規程》(GB/T18337.3)要求建設農田林網。
11. 重要水源地綠化: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護完好,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水質凈化和水源涵養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12. 受損棄置地生態修復:受損棄置地生態修復率達80%以上。
(二)森林健康。
13. 樹種多樣性:城市森林樹種豐富多樣,形成多樹種、多層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觀,城區單一樹種的栽植數量不超過樹木總數量的20%。
14. 鄉土樹種使用率:鄉土樹種使用率達80%以上。
15. 苗木使用:注重鄉土樹種苗木培育,使用良種壯苗,提倡實生苗、容器苗、全冠苗造林,嚴禁移植天然大樹。
16. 生態養護:避免過度人工干預,注重森林、綠地土壤的有機覆蓋和功能提升,城區綠地有機覆蓋率達60%以上。
17. 森林質量提升:注重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每年完成需提升面積的10%以上,培育優質高效城市森林。
18. 動物生境營造:保護和選用留鳥引鳥、食源蜜源植物,大型森林、濕地等生態斑塊通過生態廊道實現有效連接。
19. 森林災害防控:建立完善的有害生物和森林火災防控體系。
20. 資源保護:劃定生態紅線。不發生重大涉林犯罪案件和公共事件。
(三)生態福利。
21. 城區公園綠地服務: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對城區覆蓋達80%以上。
22. 生態休閑場所服務:建有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大型生態休閑場所,20千米服務半徑對市域覆蓋達70%以上。
23. 公園免費開放:財政投資建設的公園向公眾免費開放。
24. 鄉村公園:每個鄉鎮建設休閑公園1處以上,每個村莊建設公共休閑綠地1處以上。
25. 綠道網絡:建設遍及城鄉的綠道網絡,城鄉居民每萬人擁有的綠道長度達500米以上。
26. 生態產業:發展森林旅游、休閑、康養、食品等綠色生態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四)生態文化。
27. 生態科普教育:所轄縣區均建有1處以上參與式、體驗式的生態課堂、生態場館等生態科普教育場所。在城鄉居民集中活動的場所,建有森林、濕地等生態標識系統。
28. 生態宣傳活動:廣泛開展森林城市主題宣傳,每年舉辦市級活動5次以上。
29. 古樹名木:古樹名木管理規范,檔案齊全,保護措施科學到位,保護率達100%。
30. 市樹市花:設立市樹、市花。
31. 公眾態度:公眾對森林城市的知曉率、支持率和滿意度達90%以上。
(五)組織管理。
32. 建設備案:在國家森林城市建設主管部門正式備案2年以上。
33. 規劃編制:編制規劃期限10年以上的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并批準實施2年以上。
34. 科技支撐:建立長期穩定的科技支撐體系,專業技術隊伍健全,技術規程完備。
35. 示范活動:積極開展森林社區、森林單位、森林鄉鎮、森林村莊、森林人家等多種形式示范活動。
36. 檔案管理:檔案完整規范,相關技術圖件齊備,實現科學化、信息化管理。
四、工作重點
根據《廣西欽州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20-2030年)》,對照《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GB/T 37342-2019)存在的主要指標差距,重點抓好全市森林生態體系、城市建成區生態體系、森林生態服務體系和森林生態文化體系等四大體系建設,增加城市綠量,確保達到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標準。
(一)全面推進全市森林生態體系建設。深入開展造林綠化
活動,實施沿海防護林、金山銀山工程等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優化樹種結構,大力營造生態防護林和珍貴鄉土樹種。加強沿路、沿水、沿海綠化,開展森林質量提升工程,做好受損棄置地修復,提高綠化標準,加快建設生態美、產業強、百姓富的現代化生態宜居城市。
(二)深入開展城市建成區生態體系建設。注重城區綠化美
化,防護綠地、道路、居住區、單位綠地建設,以增加城區綠化覆蓋率和樹冠覆蓋率。按照統籌安排、合理布局的原則,增加廣場、游園、街頭綠地等公園綠地面積,基本滿足500米服務半徑的要求。城市綠地建設堅持植物造景、以人為本的原則,使園林設施功能更齊全。在植物配置上以鄉土樹種為主,增加喬木栽植量,豐富園林植物種類,做到喬、灌、花、草相結合,營造近自然植物群落,突出生態宜居欽州的內涵,打造城市綠化亮點。
(三)大力推進森林生態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推進城區郊野公園和休閑綠道建設,拓展市民近郊游憩活動空間。著力培育城市外圍的生態區域,建設郊野公園,強化場地原有景觀風貌、突出現狀景觀資源價值,因地制宜布局游憩功能區和游憩項目,不斷拓展綠地使用功能。重點建設區域綠道、市區綠道和社區綠道,形成顯山露水、縱橫交錯、生態安全、物種豐富的綠道網絡系統,改善人居環境、轉變出行方式、提升生活品質。
(四)切實抓好森林生態文化體系建設。大力弘揚森林生態文化,依托國家、自治區、市各級森林公園和濕地公園建立森林、濕地生態科普教育或培訓基地,完善相關設施,強化生態科技普及。健全義務植樹活動組織和機制,鼓勵全民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廣泛開展城市綠地或樹木認建、認養、認管等多種形式的社會參與綠化活動,建立團員青年林、工人先鋒林、巾幗愛心林等各類紀念林基地。加大森林資源保護力度,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健全古樹名木登記建檔制度,加強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加強以生態文明為主導的森林城市創建和各類林業法律法規宣傳工作,組織好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森林防火宣傳月、愛鳥周、濕地日等宣傳活動,不斷提高廣大市民植綠、興綠、愛綠、護綠的生態文明意識,提高市民對創建活動的知曉率、參與率、支持率。
五、工作步驟
創建工作分四個階段:
(一)組織動員階段(2022年3月前)。
成立欽州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活動的組織、指導和協調工作;組織召開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動員大會;印發《欽州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施方案》,細化分解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目標任務。
(二)創建實施階段(2023年12月前)。
按照《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GB/T 37342-2019)要求,認真抓好《廣西欽州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20-2030年)》落實,各責任單位要對照目標任務,認真組織實施,打好創建攻堅戰,完成各項城鄉綠化工程任務,著力提高國土綠化水平和林木覆蓋率,確保全市范圍內林木覆蓋率、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和人均綠地面積等各項指標全面達標。做好創建工作的跟蹤督查、整改提高及考核評比等工作,抓好創建工作相關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
(三)申報驗收階段(2023年9月)。
編制國家森林城市指標達標情況自查報告,申請國家、自治區有關專家對我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進行評審,力爭達標并通過國家驗收。
(四)鞏固提升階段(2024年-2030年)。
按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要求,鞏固創建成果,進一步完善、提高森林城市建設水平。
六、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各縣區和市各有關單位要從深入貫徹落實建設“美麗中國”的高度,深刻認識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的重要意義,把思想統一到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按時完成各項創建任務。各級各部門要充分發揮各自作用,積極支持參與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新聞媒體要將生態文明建設宣傳納入公益宣傳范圍,通過各種宣傳手段和宣傳渠道,在全市范圍內大力宣傳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不斷擴大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宣傳的覆蓋面,充分調動全市人民的積極性,讓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活動深入人心,使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活動成為廣大市民的自覺行動。要不斷提高全社會的生態文明、生態安全意識,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加強領導,完善機構。各縣區、市各有關單位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由主要領導總負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落實專職人員,形成黨委政府領導、部門落實、上下配合、行之有效的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組織領導體系。
(三)明確任務,強化管理。各級各部門要嚴格按照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目標,有計劃分步驟地安排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加強目標管理,層層落實創建機構、方案、指標、經費、措施,確保創建工作有序開展。
(四)創新機制,社會共建。堅持把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
貫穿于全市社會發展全過程。要不斷創新工作機制,積極研究制定優惠政策,建立激勵機制,運用市場辦法,發動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創建工作。倡導全民義務植樹,不斷深化認建認養活動,多點設立各類紀念林基地,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內容,生動活潑的形式,切實提高公眾參與度,形成全民參與、社會共建的良好態勢。
(五)突出重點,提升水平。各級各部門要把城市建成區、城鄉接合部、入城口、主要道路及交叉點的造林綠化、園林藝術水平的提高作為重點,建設一批有特色的綠地景觀。城市建成區要抓好綠化的布局調整,努力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
(六)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在落實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各項責任任務的基礎上,結合本部門實際,積極組織開展本部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綠化建設和宣傳活動。要建立健全聯席會議等制度,加強配合協作,加強督促檢查,不定期組織召開工作部署、總結和通報會議,研究和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順利開展。
(七)加大投入,保障經費。各縣區要根據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的需要,落實相關資金,保障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順利進行。市各部門要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多渠道籌集資金用于我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