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關于以平陸運河建設為契機,高規格推進欽州城市規劃建設的提案的建議》(第2022189號)已收悉,非常感謝您對平陸運河文旅產業發展和歷史文物保護開發利用工作的關注,針對您所提建議,經與會辦單位協商,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整合資源,加強平陸運河沿岸規劃的建議
為科學規劃布局平陸運河沿線文旅產業,做好沿線的相關規劃,發展一批“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優質平陸運河文旅項目。我局編制了《平陸運河文化旅游規劃》,現已編制完成初稿,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修改稿中也注重文化旅游康養產業融合,把平陸運河博物館、郵輪、特色民宿和度假酒店等項目融入到文旅產業共同策劃包裝。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編制《平陸運河(欽州段)沿線沿岸景觀概念性規劃》。主要對平陸運河(欽州段)沿線沿岸生態景觀及人文景觀等內容進行布局規劃,秉持以“碧道”設計理念,深入挖掘欽州本土特色,很好地將我市的坭興文化、海洋文化、劉馮文化等文化元素以及具有欽州特色的江海湖山島等地域特色融入運河規劃,打造具有“江海一色 多彩運河”平陸運河(欽州段)沿線沿岸景觀帶。
市自然資源局全面推進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為我市文化旅游發展提供合理的規劃保障布局,促進文化旅游健康發展,按照“集中統籌、分級保障”的原則,統籌做好文化旅游項目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保障工作。同時,加快完成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及“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建設,初步建立“多規合一”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切實提升國土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二、關于充分挖掘體現欽州地域特色文化內涵的建議
一是充分挖掘“嶺南古郡”文化。舉辦2022年欽州市“國際博物館日”宣傳活動暨海絲遺粹——欽州海上絲綢之路遺址及考古成果展,靈山縣博物館恢復對外開放。推進越州故城文物保護利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設。結合欽州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工作,加強欽州老街文物保護的活化利用,指導欽州老街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二是充分挖掘“千年坭興陶”文化。推進欽州坭興陶文化創意產業園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推動每年舉辦古龍窯火祭大典,2022年6月16日,我市召開了2022年欽州市文化旅游發展大會,同時舉辦2022年欽州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大會、活動的策劃注重擦亮欽州濱海旅游城市品牌、康養長壽品牌、歷史文化品牌,是一次欽州文化旅游的“大宣傳、大推介”?!?/span>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突出欽州地方非遺特色文化,弘揚和宣傳欽州優秀文化,如主題晚會的節目展演,以欽州特色傳統文化為重點進行宣傳,圍繞“歷史欽州、文化欽州、煙火欽州”主題,講好欽州故事;無人機空中表演、海上煙花秀,以“面朝大海,向海圖強”“建大港、壯產業、造濱城、美鄉村”等為主題,給觀眾展示了視覺文化盛宴。
三是充分挖掘“英雄文化”。結合欽州實際,深入挖掘民族英雄文化,創排了大型歷史粵劇《劉永福英雄夢》和《馮子材南關魂》,分別榮獲廣西戲劇展桂花銅獎。創作歌曲《劉永福 黑旗魂》《馮子材 南關令》《你是英雄》,舞蹈《亮劍》等舞臺藝術作品,深受群眾喜歡。文聯部門組織欽州本土作家編寫了《劉永福故事》《馮子材傳論》《國柱馮子材》《話說老欽州》《欽州古代鄉賢》等一批核心價值觀題材書籍,出版《國柱馮子材》《虎將劉永?!贰洞笕羼T敏昌》《上將黃明堂》等“北部灣名人”系列叢書,大力弘揚欽州民族英雄文化。
四是充分挖掘“傳統文化”。組織市非遺中心拍攝了《傳承人拜年視頻》《端午傳統習俗》2個“我們的節日”主題的小視頻,轉發次數超千次。春節期間,組織2022年迎新春年味老街系列活動“迎春民俗巡游”。組織開展2021“非遺進校園”成果展演等多項線上文化活動,宣傳展示本土非遺成果。
五是成立文化機構開展歷史文化調查研究。近年來,市博物館成立欽州市海上絲綢之路申遺中心、欽州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欽州市文化遺產研究會。為加快推進我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的調研與保護利用做好組織工作。開展欽州古驛道和紅色旅游線路研究。為深入挖掘欽州歷史文化特色,了解欽州市海絲遺址遺跡相關歷史文化,開展欽州市海上絲綢之路遺址、古驛道和紅色文化專項調查,為欽州今后的文化品牌打造提供有效參考。
三、關于加強城市文化廣場與城市標志性建筑建設的建議
在開展一馬路東路口至永福廣場路段的欽江河堤改造和提升工作時,充分考慮和體現歷史文化元素。已建設完成平南古渡(東、西岸),平南古渡是欽州航運貿易的重要體現和欽州城市發展寶貴遺存,恢復平南古渡既保存珍貴文化遺產,又可以發掘欽州的航運、貿易、愛國主義等方面的文化內涵。目前,正在平南古渡東岸附近規劃建設博易場遺址公園,并配套重建部分商鋪,恢復展現昔日博易場的繁榮場景。在該段河堤附近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公園、廣場,一馬路口已建成開放欽州宋城墻遺址公園,充分展現了宋朝、明朝、清朝的古城墻遺址,并對我市歷史沿革做了簡介;在永福廣場北面已建成占鰲巷入口廣場,設置欽州古城地圖、狀元墻、馮敏昌銅像,并在永福廣場兩側設立“攀桂坊”“占鰲坊”等牌坊,充分展現欽州歷史文化底蘊。同時,還在欽江沿岸設立“小董起義”、“蘇三娘”、“黃明堂”等雕塑,充分展現英雄文化,體現歷史愛國情操。
四、關于深挖“欽州特色飲食文化”的建議
一是評選出江野鹿上等18家欽州旅游特色餐廳,并進行專題宣傳。完成制作2000冊“欽州旅游特色餐廳宣傳冊”,在線上發布新媒體宣傳推文50篇、制作專題視頻42個,廣泛宣傳美食資源。二是加強非遺美食的創承保護。組織開展了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申報工作。2022年經欽州市人民政府公布靈山灰水粽制作技藝、紅椎菌米粉制作技藝等94個項目為欽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配合商務局、市場監督局等在沙井島搭建創意集市,通過“欽州有禮”特色商品市集和欽州特色美食展,充分展示靈山大粽、石祖山泉水等特色商品美食,進一步提升我市特色美食、商品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三是制定欽州特色食品地方標準或團體標準,規范行業管理發展。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市水果產業發展中心制定《浦北黃皮質量要求》;聯合市農業農村局成功為“欽州大蠔”“靈山荔枝”申報為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工程項目;指導市林業局成功申報《地理標志產品浦北紅錐菌質量等級規格》、《紅錐菌促產技術規程》等2項欽州市地方標準。
五、關于加強歷史文物點的保護與開發利用的建議
(一)保護歷史文化底蘊,著力打造“歷史欽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積極開展申報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目前已草擬了《欽州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方案》。市自然資源局以老街歷史文化資源分布情況為核心形成《欽州市歷史文化記憶點》、《欽州市歷史沿革分析圖》。市文化廣電體育旅游局以文物保護利用為著力點,初步完成了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馮承垿舊居一期修繕工作,配合完成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蘇廷有舊居布展開放工作以及革命文物鐘厚德堂布展工作,并持續通過品牌宣教活動“老街講古”、“古安粵韻”、“老街劇場”等“文物+文藝”、“文化+非遺”等方式傳承活欽州文化底蘊。
(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著力打造“文化欽州”。注重把文物點打造成旅游點,繼廣州會館、馮子材故居等修繕布展開放后,宋城墻遺址公園以及攀桂坊、占鰲坊、尚書、青云等牌坊,欽州書局等也成為網紅打卡點。今年,非遺展示館等文化場所修繕開放工作有序進行,欽州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利用二馬路舊圖書館加固修繕及內部裝修,建設成為欽州市少年兒童圖書館,面積約2500平方米。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牽頭的欽州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已完成項目初步選址意見審核、地質勘查及地形測繪工作,正在推進項目實施方案制定、項目用地預審申請等前期工作。
新建完成一批指向欽州老街的指示牌和旅游道路標識牌,投入運營文化旅游商品展示中心(三宣堂內永福的福店)。欽州書局(老街文旅驛站)自開館以來進館人數累計達13.7萬多人次,上線試運行欽州城區智慧旅游導覽小程序“一鍵游欽城”。舊三中停車場建設并投入使用,市政協文史館已完成搬遷,河堤公園改造工程和占鰲巷道路修繕平整工程基本完工,3A級公廁主體結構已完成正在進行室內裝修施工;二醫院宿舍外立面改造、河堤公園改造、中山路(一馬路至三馬路)沿街公房修繕、占鰲巷 17-29號房屋建設、原住保中心外立面改造、占鰲巷道路修繕平整工程、二馬路東坡亭、金海灣西大街三橋輔道等工程已經開工,老街公共服務能力逐步提升。
(三)豐富特色消費業態,著力打造“煙火欽州”。根據關于承租國有房屋租金減免相關政策,市濱海投資集團公司與符合條件20間商戶簽訂申請書,申請減免租金約27.5萬元,進一步優化了招商引資環境。市文化廣電體育旅游局以自治區級旅游休閑街區品牌創建為目標,加強對欽南區、市濱海投資集團公司的業務指導,提升景區品質。引導建福堂民宿、“龍一·舊巷子”“欽·1934”、八雲小院等創建欽州特色旅游餐廳,帶動具有文化旅游資源潛力的和欽州特色的業態進駐老街。召集相關部門召開老街招商專題會議推進老街業態招商工作。截止目前歷史文化街區核心區已進駐小徐房燒烤店、花店、君安陶藝、九曲巷口小酒館等文化展示體驗業態7家、美食類業態15家、購物類業態4家、休閑娛樂類業態3家。
感謝您對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關心支持。
欽州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
2022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