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5月底,辦結各類服務事項36660多項,新增企業2404戶,其中外資企業30戶……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掛牌以來,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結合片區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具有欽州港片區特色和可操作性的創新舉措,不斷釋放改革“紅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整合政務服務資源。整合片區內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欽州保稅港區、欽州港區三個園區的行政審批資源,組建欽州港片區行政審批局,將原分散在三區的商事登記、工程報建、社會事務等涉企政務服務業務窗口整合到欽州港片區綜合服務大廳,推進政務服務“一體化”建設。目前,已入駐港口管理等13個單位,可承接辦理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291項。
承接自治區級下放權限。成立專項工作小組,按業務類別分頭對接區直部門,逐項對接承接。截至5月底,已收到自治區科技、財政等11個部門共65個事項(其中直接授權20個、委托實施45個)的直接授權或委托實施方案,已基本完成承接方案編制工作。同時,還對自治區下放的82項事權進行梳理,編制項目實施清單,并在廣西數字一體化平臺上預設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入口,統一認領權力事項。
探索行政審批承諾制改革。出臺相關文件,推出“多評合一”“多圖并審”“合并審批”“豁免許可”“先建后驗”“函證結合”“兩驗終驗”“多方案合審”等8個實施細則補充完善,率先實行“極簡審批”“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形成入園企業行政審批承諾制全覆蓋創新事項和案例,由自治區上報國務院擬向全國推廣。目前,廣西金桂漿紙業有限公司年產180萬噸高檔紙板擴建項目等一批項目領取了欽州港片區《工業項目“先建后驗”施工通知書》,成為欽州港片區工業項目建設“先建后驗”改革第一批獲益的項目。
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印發實施方案,對中央和自治區層面設定的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共545項,分別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等四種方式實施“證照分離”改革,其中直接取消審批的許可事項14項,審批改為備案的許可事項8項,實行告知承諾的許可事項60項,優化審批服務覆蓋其他許可事項。
推行“市區聯辦、一人通辦”審批模式。在欽州市民服務中心組織設立“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服務專窗”,實行“市區聯辦”審批模式,在片區綜合服務大廳、市行政審批局通辦兩地三園區的企業開辦業務;同時積極爭取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業務授權和系統支持,通過登記業務系統重新調配登記人員的管轄范圍和辦理權限,首創實現每個窗口人員都可以通辦多個園區的企業登記業務,實現“一人通辦”,促推自貿區投資貿易更加便利化。
創新平臺經濟項目等新業態注冊登記。為更好地服務園區平臺經濟快速發展,與相關公司合作,由該公司派員入駐審批窗口協助審批工作,專門負責其引進的個體工商戶名稱預先核準及注冊登記數據錄入。允許企業開發的錄入軟件嵌入審批專業系統,認同企業信息系統通過的注冊申請材料及身份驗證,園區商事登記窗口只需向該公司發放電子營業執照,不再打印紙質執照。至5月底,已發放電子營業執照2萬多戶。 (盧慶毅)